产品技术支持
联系人:郭 旺
手机:18020201599
传真:0512-50169299
邮箱:pascal_guo@163.com
TFT基板结构及原理
第一道工序(Mask):简称G工程。玻璃基板上做栅极(Gate),栅极上加正电压;氮化硅(SiNx)覆盖栅极层,隔离接下来要制作的非晶硅层(a-Si)。控制线加在栅极上。
Gate电极通常由两层金属组成,分别为钼/铝铷合金(Mo/AlNd)。PVD形成。厚度:钼1000埃,铝铷2000埃。PR厚度15000埃,曝光强度21mj/cm2。(图1参考)
第二道工序:简称I工程(Island)。形成TFT岛,其实是IC工艺的翻版,当栅极上加有正电压时,非晶硅层便有电流流过,方向为源极到漏极。
TFT岛包括:SiNx,a-Si,n+ a-Si等层。PECVD分步形成,膜厚约为2000埃。只需一次干刻。(图2参考)
第三道工序:简称D工程。制作源极、漏极(S/D)。在源漏极与TFT岛之间要形成一层n+ a-Si,主要是确保非晶层与源漏极之间为欧姆接触。信号线加在源极上。S/D电极主要由钼/铝/钼三层膜组成,膜厚500/2000/500埃,PVD法形成。此时的曝光强度为28mj/cm2。
第四道工序:简称C工程。制作接触孔,以便S/D信号可靠地引入ITO电极。PECVD法形成p-SiNx膜(膜厚2000埃),RIE法刻蚀。(图3参考)
第五道工序:简称PI工程。形成ITO透明像素电极。ITO像素电极覆盖漏极,公共电极和存储电容。PVD法ITO溅射成膜(膜厚500埃),3.4%的草酸刻蚀。(图4参考)
上述便是常用的5MASK工艺。除此之外,还要在源漏极上面形成绝缘和隔离用的钝化层。
在5MASK工艺中,每道工序均要经过清洗、成膜、涂布、曝光、(打码)、显影、干湿刻、PR剥离等7道主要工序。
简述流程如下:
基板投入---清洗(异物检查)---成膜(金属膜用PVD溅射,非金属膜用PECVD)---涂布(Toray Coater)---曝光---显影---刻蚀(金属膜用湿刻,非金属膜用干刻)---PR剥离(PR开始作为刻蚀掩模存在,此时不再需要,用剥离液将其去除)---测试。
以下是对上述各工序的概括说明:
清洗:
清洗的目的是去除污染物,这些东西往往来源于玻璃基板包装,加工中化学反应的生成物,人体的毛皮等等。总体来说可分为有机物和无机物。
去除有机物可用UV分解清洗法,低压水银灯光波波长185nm,254nm,照射70秒。也可用药液喷淋。去除无机物可用二流清洗(气泡在玻璃基板表面破裂时产生冲击波,使粒子从基板脱离)和超声波清洗法。超声波频率为1.5Mhz,主要去除小直径的微粒。清洗后还会用到“风刀”干燥。
成膜:
成膜分金属膜和非金属膜。
金属膜采用PVD,即物理气相淀积的方式成膜,又叫溅射(Sputter),日本真空公司的设备市场占有率大。
非金属膜采用CVD,即化学气相淀积法成膜,与半导体工艺相同,主要采取等离子CVD即PECVD的方式成膜,美国AKT公司(应用材料公司)几乎垄断了该行业。PECVD成膜膜种包括:G-SiNx(栅极开关)、L-a Si(电子沟道)、H-a Si(降低光电流)、n+ a Si(信号线传输)、PA-SiNx(保护层,抗腐蚀)
PR涂布:
涂布有Spin方式和Slit方式两种。将光刻胶(PR,光阻)均匀涂布到玻璃基板表面的工序。原理及其简单,但性能要求却极高,涂布是TFT制造中极关键的工序之一。日本Toray的Slit涂布机供不应求。
曝光:
曝光就是要将MASK上的图形转移到涂布好的玻璃基板上。原理简单得不得了,但精度要求极高,曝光机是最昂贵的设备,6代线曝光机在美金1千万左右。日本尼康、佳能两家公司独占TFT工厂。
显影:
显影就是将曝光后感光部分的光刻胶溶解并去除,留下未感光部分的光刻胶,从而形成图形。
光刻胶有正胶、负胶,负胶就是感光了的光刻胶留下。显影液通常为碱性物质。如KOH、NaOH等。
刻蚀:
上面提到的经过显影留下来的光刻胶成了保护掩模,未被保护的薄膜将通过刻蚀工艺去除。
湿法刻蚀,通常有三种湿法刻蚀方式:喷淋、涂桨、喷淋+浸润。在5MASK工艺中,湿法刻蚀应用在G工程、D工程和PI工程上。
干法刻蚀,也有三种方式:PE,RIE,ICP,日本TEL公司实力强,但越来越受YAC公司的挤压。干法刻蚀应用工序:I-DE;PR-DE,CH-DE,C-DE。(I:Island;PR:PhotoResist;CH:Channel;DE:DryEtch)(图5参考)
PR剥离:
将刻蚀完成后的光刻胶去除。(感光后的用显影,掩模的用剥离。)
玻璃液成分:DMSO:MEA=7:3(重量比)[DMSO使PR蓬松,MEA浸透剂]
5道MASK之后均有玻璃工序。